客户咨询联系电话:
咨询一部:180-0371-3827
咨询二部:157-3711-0787
咨询三部:131-4002-7020
联系地址:郑汴路76号绿都广场C栋24层2403室
-------------------------------------------------------------------------
报告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
报告价格:电话咨询或联系在线客服
咨询电话:180 0371 3827
-------------------------------------------------------------------------
项目名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 5900.0万元
建设规模与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有新打机电井96眼,配套农电线路118公里,开挖整修排水沟渠218.6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293座,建设喷灌20000亩;新开及整修农田机耕路110公里,其中硬化道路26公里,植树16万株,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4050亩等。
---------------------------------------------------------------------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2 建设单位
XXXXXXXX有限公司
1.3 项目性质
新建
1.4 建设地点
XXXXXXXX
1.5 项目建设周期
建设建设周期6个月,从2023年6月到2023年11月。
1.6 建设规模与内容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新打机电井96眼,配套农电线路118公里,开挖整修排水沟渠218.6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293座,建设喷灌20000亩;新开及整修农田机耕路110公里,其中硬化道路26公里,植树16万株,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4050亩等。
1.7 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590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869.2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36.97万元,预备费253.62万元,流动资金140.17万元。
1.8 编制原则
(1)按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评价,为建设单位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充分利用当地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本着充分挖潜、实事求是的原则以降低工程造价;
(3)充分考虑物流、人流、车流通畅,注意布局上的合理性和整体性、装置之间科学布局,消防安全距离,环境优美外,还应考虑企业长远发展;
(4)本着“切实、可行、稳妥、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进行,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和技术,设备和材料立足与国内,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切合实际。
1.9 编制内容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评价;
2、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进行研究;
3、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进行评价;
4、确定项目的实施进度、劳动定员;
5、进行项目投资估算,进行财务分析;
6、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10 结论
随着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地见效,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乡村发生巨大变化。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在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本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是广大农业工作者长期以来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我国农业资源和环境两个“紧箍咒”日益趋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不断增大。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提出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高标准农田”的概念。此后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作出明确要求,“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统筹谋划,进行系统性战略部署。2013年国务院批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2018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重大工程,“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所有高标准农田实现统一上图入库”。这些重大战略规划,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了方向、目标、路径、步骤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解决靠天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明确要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这就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对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和指南。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全面促进资源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和全要素生产率。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以耕地质量的提升弥补耕地数量的不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根本保障。我国耕地资源相对不足,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效途径是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农田平整、改良土壤、完善配套设施等措施,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和地力,提高农业产出率,通过提升质量弥补我国耕地数量不足的劣势。到2022年,如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的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通过提升耕地质量和地力新增加的产能,相当于在全国新增加了2.75亿亩耕地。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显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高投入高消耗,资源透支,过度开发。今后,必须以缓解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变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实践证明,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促进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根据中国科学院第三方评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节水率可达24.3%、节电率可达30.8%,亩均化肥施用量减少13.8%、农药施用量减少19.1%。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以规模化替代碎片化分散化,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户均耕地面积只有7亩多,仅相当于日本的1/4、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耕地分散化、碎片化严重,不少地方户均拥有耕地多达十几块,地块分散,经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集中连片开展耕地田块合并、平整、改造,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林成带、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彻底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农业规模效益,克服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据第三方调查,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77.3%的项目区农民亩均增加收入200元以上,亩均农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0%~15%,产量增加10%~20%。
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带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通过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把碎地变整田、小块并大块、坡地变平地、陡地变梯田、劣地变沃土、分割变联通,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竞争力。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的需要;
2、项目的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3、项目的建设是
第三章 市场分析
独特的农业资源禀赋决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长期性。根据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全国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质量较高的一至三等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27.3%;质量中等的四至六等耕地,占总面积的44.8%,存在一定生产障碍因素,需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质量较差的七至十等耕地占27.9%,基础地力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需要持续开展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我国丘陵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覆盖人口超过60%,耕地面积占比超过50%。这些地区的耕地条件较差,甚至很多是“斗笠田”“巴掌田”,改造难度大、投入成本高。重庆全市3677万亩耕地中,坡度在15度以上的占51%,单块面积1亩以下的占80%以上,户均耕地不足5亩,耕地分散在3处以上的农户占60%。要把我国耕地的大多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状况决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艰巨性。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不足30%,占全国永久基本农田不足40%,全国大部分耕地还处于“待提升”状态。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地区仍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难以发挥作用,大多数灌排泵站效率低下,如黑龙江全省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以上的中小型灌区老化失修。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目前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溉条件或没有完善灌排设施,依靠雨养农业的“望天田”还大范围存在,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农田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问题突出,如黑龙江省2/3以上农田机耕生产路需要更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方式决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复杂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我们党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我国有2.3亿承包农户,目前全部流转出土地的农户仅7000多万户,大量农户仍以分散经营为主,这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而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区域开发、统一布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设。由于分散经营的每家每户经营状况、思想认识、种植结构、利益诉求等都不相同,在开展高标农田建设过程中如何统一项目区所有农户的思想认识、如何满足项目区所有农户的意愿、如何调动项目区所有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等,即如何处理农田集中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面临着挑战。此外,还面临着在一家一户承包地上建设形成的田间工程设施产权不明晰,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资金和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已建成的农田基础设施无法持续发挥效益。
较低的资金投入标准决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反复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回报少,长期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和农民筹资投劳建设,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动力不足,取消“两工”以后,农民投入越来越少,投入单一、投入不足和建设标准偏低问题突出。近年来,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标准一般在1500~1800元之间,各地普遍反映标准偏低,特别是在丘陵山区,这个投资标准仅能满足实际需要的30%~60%。较低的投资标准,难以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农田抗灾能力,难以确保建成的农田设施有效发挥作用15年以上。结果往往是农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持续不了多久,由于设施老化损毁,又需要重新进行新一轮建设。
第四章 建设条件
第五章 工程地质
第六章 建设方案
第七章 电气二次设计
第八章 施工组织设计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 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
本公司为亿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经验丰富的项目投融资咨询团队。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管理咨询;工程技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企业营销策划;工程管理;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景观工程设计;园林绿化工程设计等。从业人员均具备5-10年行业工作经验,已与国内各大咨询机构和企业形成合作关系,长期从事工程前期咨询工作,主要业务范围涵盖工业、农业、旅游业、地产业、养殖业等,已成功编制案例上千个,服务地区包含河南、安徽、湖南、山西、贵州、内蒙古、新疆、吉林、黑龙江等地,具有大批技术人才,可为项目提供详尽的工程前期服务,可编写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实施方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初步设计报告、规划文本等,欢迎来电咨询:18003713827赵工,微信同号。
上一篇: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0026163号 创世网络